
政協委員為北京人才吸引和建設積極獻策
文章發布:尚賢達獵頭
時間:2019-01-22
瀏覽次數:5031次
借著北京政協會議春風,北京市長陳吉寧在談到北京的人才吸引和建設時指出,要實施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計劃,在全球范圍內拓寬人才引進渠道,集聚培養一批戰略科技人才、科技領軍人才。北京要加大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提升服務業質量,最重要的是人才。引進各類國際優秀人才,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。
為此,北京政協委員積極為北京吸引和留住人才獻計獻策。
北京市政協委員佘京學建議:從增加引進高層次人才落戶北京的渠道、簡化人才引進手續、確保工程技術人才薪酬待遇水平、保障大科學裝置和平臺運行階段的經費投入、穩定人才隊伍等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。
李妮娜在談到冰雪人才培養時建議,讓協會與社會力量進行合作,讓相對專業的冰雪運動培訓機構代為培養人才,再與專業領域進行對接。
姚勁波建議:北京想要引進人才、留住人才,建議把個人所得稅累計金額和薪資作為落戶的條件,增強北京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。
俞渝建議:目前影響營商環境的重點問題是成本問題,具體而言是人才成本問題。為了降低成本,很多企業甚至考慮把研發中心設置在西安、武漢這樣的高校多的城市,降低用人成本。可以像補貼公立幼兒園學費一樣,對高新技術人才的生活成本進行補貼,在降低年輕人生活成本的同時,進一步降低企業研發成本。
周源建議:降低人才成本很重要。北京出現了高端人才流失的苗頭,主要就是一些小孩上學、戶口落戶等因素導致的,當然也有一些家庭的原因。
屈慶超建議:落戶年齡線可以設置到未就業人員可以隨父母落戶,這樣也不會對北京造成負擔,也有利于人才引進。
王高飛認為,北京不僅需要頂尖人才的引進,同時還需要大量中高端層次的產業支撐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。要吸引和留住中高端人才,首先,政府應加快推進《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(試行)》落地,并充分考慮科創企業特殊性,將未上市公司員工期權價值納入人才應稅收入體系,并出臺具體衡量指標。加大對科創企業中高端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,不一定非要解決落戶問題,而是在現有政策基礎上,充分考慮人才的實際需求。比如,結合企業的納稅總額和員工數量,制定相應的人才認定和企業分配標準,增加以企業為單位承租的公租房,滿足單身員工的住房需求。加快完善產業園區生活配套設施建設。